理解城市|“中国门窗之乡”江西安义,踏上产业转型升级新“铝”程

理解城市|“中国门窗之乡”江西安义,踏上产业转型升级新“铝”程

范三覃 2025-02-05 财经报 5 次浏览 0个评论

安义县,地处江西省南昌市西郊,全县仅30万人口,其中从事铝型材及门窗产业的就有18万人。依托于分散在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批发网点和数万个加工网点,安义人掌握了全国铝型材及门窗销售市场份额的近70%;同时,安义县还是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的铝型材产业生产基地,全县铝型材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

因此,安义被誉为“中国门窗之乡”“中国铝材之乡”。每年正月初八举办的江西(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也凭借安义在全国铝型材及门窗产业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行业“风向标”。

2025年2月5日至7日,第九届铝博会将在安义如期登场。与往年相比,本届铝博会的亮点是,将B2馆设为转型升级馆,并首次引入门窗安装大赛。这般安排,背后有何深意?透过铝博会看安义,过去的2024年,安义县铝型材及门窗产业又是如何踏上转型升级新“铝”程的?

创新:打通“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县的首位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每年铝型材及门窗产业取得的新成绩,都是历年安义县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头戏。翻开2025年安义县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就提到,2024年,“安师傅”平台和江西省铝型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实现实体化运行。

这件事,为何会特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门窗行业,素有“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说法,质量再好的门窗,如果安装不到位,使用体验也会大打折扣。但现状却是,安装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安装师傅资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安师傅”平台的成立初衷,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行业痛点,打通门窗安装服务“最后一公里”。

“随着线上渠道日益成为门窗销售新趋势,建立一套遍布全国的门窗安装标杆服务体系,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迫切需要。而安义有18万人在外从事该行业,站出来成为行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安义县恰如其分。”江西安师傅安装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岚介绍,在这一背景下,2023年,“安师傅”平台应运而生,并借助铝博会吸引了一批门窗企业和安义籍门窗安装师傅注册入驻。

“安师傅”平台页面。受访者 供图

2024年,“安师傅”平台更进一步,成功实现实体化运行,并被列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首批安装培训基地示范单位。如今,该平台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入驻企业超800家,注册安装师傅达1.2万人,可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线上接单、人员培训、职业保险、门窗安装、业务结算等多种服务。从此,门窗上门安装,变得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快捷。

“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做大平台交易量,以及向行业推广安装服务标准化。”孙岚表示,今年第九届铝博会首次引入门窗安装大赛,也是为了扩展和延伸“安师傅”安装技能培训平台,让安装服务标准化成为行业内更多人的共识。

江西省铝型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则是服务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该研究院由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组建,主要功能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共建企业研发平台、技术成果孵化和转化、先进工艺提升与新产品研发等。

“研究院2022年获批,2024年成功实现实体化运行,至今已积累6项科研成果,其中有2项正在进行市场转化。”该研究院监事罗谦介绍,以热挤压模具刀刃减压技术为例,该技术可以减少模具在铝型材挤压生产过程中10%的损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签订技术帮扶协议。

“另外,研究院还有6063铝合金抑Fe技术、稀土元素提升高强铝型材韧性技术等6项在研技术储备。”罗谦补充说,这些在研技术有利于拓宽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未来将成为助推安义县铝型材产业由民用型材向工业型材转型的重要科技力量。

转型:进军工业型材新蓝海

安义县铝型材及门窗产业,始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勤劳的安义人从门窗安装起家,一步步做大做强。2024年,安义县该产业规模预计突破700亿元。

不过,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挑战也在悄然降临。尤其是近年来,受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以门窗建材为主的民用型材发展承压。市场风向表明,在汽车、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工业型材,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其实,在安义县,已经有不少企业进军逐浪工业型材这片新蓝海。

江西雄一铝业有限公司,是较早涉足工业型材领域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从专注传统铝型材到室内家居多元化经营,再到进军新能源及汽车铝型材领域等多次业务转型,并于2023年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我们是在客户的带动下,偶然闯进工业型材领域,当时我们接到了一笔生产割草机圆管的订单,别看只是一根小小的圆管,对产品做工的精细程度要求却很高,每根圆管的外径尺寸需严格控制在0.05毫米以内。”该公司负责人胡亚雄回忆,为了达到交付标准,当时厂里颇费了一番功夫,与之相匹配的是,该笔订单的利润远超传统铝型材订单。

“生产工业型材有两大优势,一是产品附加值高,二是订单稳定。”胡亚雄说,发现这一新商机后,公司加快了业务转型步伐,产品涵盖汽车脚踏板、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外壳等众多品类,目前工业型材已占到公司业务总量的将近一半。

一众铝业集团旗下的南昌众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是另一家较早涉足工业型材领域的企业。自2017年进入该领域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一家拥有模具设计和制造、压铸毛坯、机加工、表面处理等全产业链,以集成研发、生产、销售汽车用铝压铸件总成为主的科技型企业。

“最开始我们只是生产一些汽车后视镜底座、支架等小配件,然后慢慢拓展到发动机气缸盖罩、变速箱壳体、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等技术含量更高的汽车铝合金配件,营业收入也从最初的两三百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7000万元。”南昌众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市场部部长刘佳玮介绍,目前该公司的工业型材业务营收,已占到集团总营收的40%左右。

第九届铝博会宣传海报。安义县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第九届铝博会新设转型升级馆,也是为了展示本地企业取得的一些转型升级成果,以及为行业搭建一个共同探讨转型升级之道的平台。”安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谭翼直表示,由民用型材向工业型材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近几年,安义县政府也一直在引导全县企业加快“民转工”。他透露,2025年,安义的目标是努力将全县铝型材产业中工业型材的占比,由目前的20%提高到35%。

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

“从民用型材转向工业型材,相当于一次再创业,起步相当艰难。”“相比民用型材,生产工业型材,对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转型过程中,有不少企业纷纷感慨。

不转型没出路,转型又非易事。破局的关键何在?答案是:数字化。

于是,2024年初,安义县联合华为云,建成全省首个工业领域赋能中心——华为(南昌)智能智造赋能中心,通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赋能全县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

“紧接着,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数字化改造往往投入不菲,但一年半载难以收回成本,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对此望而却步。”谭翼直介绍,为此,安义县又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对企业补贴标准由60%提高到最高补贴90%;同时,启动“头雁引航”争先行动,依托赋能中心,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500万元支持头雁企业数字化改造。

安义县铝型材企业生产车间。安义县委宣传部 供图

有了政府的“雪中送炭”,在最先行动的一批企业中,数字化改造带来的变化逐渐显现。

例如,在江西中安铝业有限公司,过去,跟单员每天一上班,就需要到各个车间手动汇总跟进每笔订单的生产进度;数字化改造后,现在点一点鼠标,就能在电脑上看到实时生产进度。在江西虹鑫铝业有限公司,过去,只是定期按惯例统计上个月能耗使用情况,如果发现数据异常,只能下个月再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整改;数字化改造后,现在每台生产设备均实现联网,借助华为云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做到精准监测、分析和优化设备能耗,还可以及时回溯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此前已经拥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江西华晟铝业有限公司,变化则更加明显。该公司总经理王刚是一名年轻的90后“创二代”,从2016年就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最开始我们只是简单引进了生产车间管理系统,2020年,又在原先的基础上实现了移动化办公,这样即便我在外出差洽谈业务,也能通过手机查看工厂生产情况。”

“不过,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我们此前的数字化都是使用市面上现成的各种软件拼凑而成,各个端口的数据无法打通共享。”王刚说,因此,该公司这次数字化改造的重点是通过深度定制,实现业财一体化。

“为应对民用型材业务下滑,近年来我们积极开拓工业型材新业务,目前公司共有大大小小19个业务板块。”王刚介绍,通过这次数字化改造实现业财一体化后,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公司可以精细核算每笔订单的单位成本,以及具体分析每个业务板块的盈亏情况,及时为“民转工”过程中调整业务重心和经营策略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出海:探索国际化市场布局

近年来,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全国的铝型材及门窗产业,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那么,作为“中国门窗之乡”“中国铝材之乡”,安义县的新出路又在哪里?

“不出海,就出局。”确立这一共识后,安义县委、县政府主动靠前服务,鼓励铝型材及门窗企业“走出去”,探索国际化市场布局,到海外找市场、要订单。

2023年,安义县主要领导就曾带领企业前往印尼、马来西亚等多国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县主要领导又继续带领企业组团参加东京、吉隆坡等境外展会,增加安义县铝型材及门窗企业在全球的曝光度,同时广泛接洽国内外采购商,推动双向经贸交流与合作。

安义县铝型材企业生产车间。安义县委宣传部 供图

借着去境外参展的机会,不少企业也从中有了收获。例如,江西彩衣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斌,就抓住去泰国参展的契机,在参展期间自行聘请翻译带路,靠着挨个拜访当地企业的“笨办法”,积累了一批泰国客户资源,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互相信任关系、了解当地市场特点。2024年,该公司铝型材直接出口额达2000多万元,出口占到了公司业务总量的将近一半。

为了方便拓展海外市场,江西华晟铝业有限公司则选择在广东组建外贸团队。“相比地处内陆的江西,沿海的广东外贸出口更加成熟,外贸氛围也更加浓厚,与其把外贸人才千里迢迢挖到江西,不如直接将团队驻扎在广东,这样既有利于出国接洽业务,也方便接待外国客户到访参观。”总经理王刚介绍,2024年,该公司自9月份组建起外贸团队后,短短三个月时间,直接出口额便达到500万元,“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到4000万元。”

据统计,2024年,安义县铝型材及门窗产业出口额约8.83亿元,同比增长6.77%。其中,直接出口额近8000万元,实现翻番。

“数据说明,出海这条路,我们已经走通了,但外贸账期较长,国内外企业间建立互信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谭翼直表示,近几年,安义县的铝型材及门窗企业出口意愿明显增强,同时政府也在努力从各方面做好服务,比如,积极引进外贸平台、尝试建立海外仓等,“我相信,安义过去能在国内闯出一片天,未来在国际上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打开通往新“铝”程的另一扇“窗”,安义已经找到了“金钥匙”。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生活安排日历,本文标题:《理解城市|“中国门窗之乡”江西安义,踏上产业转型升级新“铝”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