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距景点越来越远,游客只能乖乖掏钱坐摆渡车?

大门距景点越来越远,游客只能乖乖掏钱坐摆渡车?

巴拉拉 2025-02-10 科技报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年来,在旅游景区,你有没有坐过车程长、价格高、途中却没有任何景点的摆渡车?又是否质疑过景区做出此类安排的合理性?近日,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一些景区,摆渡车票价偏高、捆绑销售、乘坐不便等问题,已经愈发令游客不满。

大门距景点越来越远,游客只能乖乖掏钱坐摆渡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景区提供摆渡车服务的初衷,应当是为有需要的游客节省体力、提供多种选择,同时疏解景区内交通压力,保护景区环境。然而,不乏有网友反映,一些景区有意将停车点与景区大门拉开很长距离,或者将大门入口与核心景点拉开一段距离,使乘坐摆渡车成为游客的 " 必选项 "。

以在 " 人民投诉 " 留言反映问题的谢先生的经历为例,他于春节假期前往广东梅州粤东大峡谷景区游玩,刚到停车场,就发现景区大门很远,大概要走 2 公里,摆渡车则收费 20 元一位。谢先生感觉不值,决定和家人步行过去,却发现这段路很窄,车辆行人混行,摆渡车的车速又快,差点撞到小孩子,显得很不安全。此类现象并非孤例,同在春节前后,在山西大同悬空寺、陕西西安翠华山等其他知名景区,也有游客反映类似问题。

不论是从以上新闻报道,还是从笔者近几年的旅游经历上看,景区把停车场或是所谓 " 入口 " 设置在距离景点极远的地方,再设置摆渡车服务,使游客 " 不得不消费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中,某些景区的摆渡车费用,几乎和名义上的门票收费不相上下。对到访此类景区的游客而言,摆渡车看似是可选可不选的增值服务,但如果选择不坐摆渡车,不仅要付出 " 走断腿 " 的代价,还可能像谢先生一家一样,在路上面临危险。于是,绝大多数游客只能在无奈中 " 自愿 " 掏钱。

景区的这种做法,其实大大提高了游客进入景区游览的价格门槛。而且,这些景区对本可享受门票优惠政策的游客,也可以 " 免门票不免摆渡车 ",变相降低优惠幅度。此番 " 用心良苦 " 的精妙操作,不禁让人感慨:为了创收,这些景区真是打得好一手如意算盘!

平心而论,旅游景区作为经营性场所,想方设法创造消费场景、增加盈利空间,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创收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对旅游行业而言,想要多赚钱,就该努力创造出更丰富、更优质的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游客主动消费,而不能 " 圈地为王 ",自恃拥有风景名胜,便肆意损害游客体验,以此 " 要挟 " 游客掏钱。

在这套畸形的 " 摆渡车创收 " 模式下,游客交钱换来的,并非额外的轻松和便利,而是他们本来就该拥有的正常的旅游体验。正如许多游客所吐槽的:景区禁止机动车入内,固然是为了维护秩序、保护环境,但真的有必要把停车场和景点隔得那么远吗?

说到底,一家景区设置的增值服务,究竟是真有服务增量,还是纯粹为了坑钱,游客心里有杆秤。

近年来,国内旅游行业蓬勃兴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增长空间,但人们也因此更在意旅游体验,会主动选择优质的景区游览,加剧了景区之间效益的分化。如果某些景区不思进取,只把游客当成 " 待宰肥羊 ",恐怕不会有多少发展前景可言。

在摆渡车的问题上,正如有专家所建议的:景区在与摆渡车运营方签订合同时,应当建立完善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和对运营方的严格考核,提升摆渡车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如此,才能还原其服务价值,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双赢。

撰文 / 杨鑫宇

编辑 / 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生活安排日历,本文标题:《大门距景点越来越远,游客只能乖乖掏钱坐摆渡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